“一带一路”是中阿合作靓丽名片 中阿一带一路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2-12-15沙特阿拉伯红海新城项目是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以“光伏+储能”作为能源解决方案,实现100%碳中和,对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示范效应。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该项目,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目前,项目正在设计建造阶段。
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是中国、阿联酋“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项目,也是中东地区首个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电站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全部投入商业运行,投运后可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能源,大幅降低当地居民用电成本。
总投资86亿美元的中沙延布炼厂是中国石化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合资兴建的项目,自2016年1月20日由两国元首共同启动投产以来,发展迅速。今年1月至8月累计实现利润11。5亿美元。
增进中阿友谊的“连心锁”
在不少阿拉伯国家,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中阿合作的硕果。这些国家将中阿合作的成果印在本国纸币或纪念钞上,让中阿友谊“跃然纸上”:中国企业施工的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中国企业承建的非洲最大斜拉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中国研制和发射的阿尔及利亚首颗通信卫星、中国公司承建和改建的苏丹三座大坝和水电站群、中国企业设计建造的世界杯主体育场——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
在一个个合作项目中,中方扮演的不仅是建设者、投资者,还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授者、培训者,更是友谊的传播者。
“非洲第一高楼”基础底板是中东和非洲最大的单体建筑基础底板。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引入中国的“溜槽”技术使浇筑过程安全且高效,一举创出浇筑超大型基础底板最快纪录和单日最大混凝土浇筑量等多项纪录。
泰达合作区为埃及培养输出了一批专业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此外,借助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埃及特区援建技工学校的计划,泰达合作区成功推动技术培训中心落户合作区,为当地培养技术型人才。
“一带一路”项目还带来了中阿人民的心灵互通和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在中秋节和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一带一路”中方项目方开展庆祝和慰问活动,不仅让中方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向当地员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斋月和宰牲节等传统穆斯林节日中,中方员工也与当地员工共度节日、共品美食,并展开慈善活动。
“我和中国同事不仅仅是工作关系,更像是家人和朋友,他们带我了解了中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巴林锡特拉东部保障房项目承建方中设集团巴林公司的当地员工穆罕默德·赛义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