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谱新篇 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4-02-26对于他来说感受更深的,还有往返通勤的变化,现在京津城际的最短发车间隔只有3分钟,“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加速。
旅客 王涛:京津城际确实频次高,而且时间短,就和咱们平时坐公交车一样方便。
京津冀地区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出行越来越便捷的背后,是三地铁路路网的不断加密。过去十年间,京津城际延长线、京雄城际、京唐城际等一大批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同城效应”日益显现;十多条公交线路每天超2000个班次在通燕高速、京平高速上飞驰。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
旅客 任鑫欣:我是沧州来天津旅游的,原来,要来天津,自己开车得两个多小时,现在高铁最快20多分钟就到了。出门方便,比如说你买票好买,车站也多了,车次也多了。
坐着高铁去滑雪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而京张高铁则串联起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冬奥赛区。从北京北站出发,最快大约90分钟便可到达崇礼。白天从北京出发去崇礼滑雪,晚上坐着高铁回北京已成为很多滑雪爱好者的日常生活。
台湾游客:感受下奥运之后的整个崇礼。
“牵手”十年 京津冀这样改变·共享优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百姓的福祉,还体现在民生的多个领域。比如看病就医,异地就医“同城化”,带给百姓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河北保定:托管模式 带动河北儿童诊疗水平提升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推行跨省托管的公立医疗机构。在托管前,医院只能收治一些儿童常见病,重症来了不敢接、难症来了看不了。在实施托管后,北京的专家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来了,重症、难症的诊疗从不可能变为可能,全国各地的患者也来到了保定。
患儿家属 于洋:北京的排号时间周期太长,这边跟那边是同样的条件,专家做手术都很好,直接就奔这儿来,准备手术了。
2018年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设立保定分病区,常晓峰作为北京专家被派往保定。他见证了保定医院肿瘤外科的从无到有,通过查房讲课、临床指导、病情研讨,在保定医院建立起一套手把手地带教模式。
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保定病区副主任 常晓峰:托管精髓是传帮带。传的是什么,我们把儿童医院的高超医疗技术,还有一些管理上的理念,带过来了。
京津冀三地推动异地就医“同城化”
十年间,京津冀三地推动异地就医“同城化”,5600多家定点医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9300多家医院实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有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院实现互认,有力提升了三地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雄安居民 牛女士:拿着这张雄安一卡通到北京就医购药都是免备案的,到医院看病可以直接实现持卡挂号,看完病就可以实现医保的直接结算,不需要自行垫付医药费了。
手持社保卡 通达京津冀
如今,持第三代社保卡,在京津冀不仅可以搭乘公交地铁,还能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充分实现多地文化资源共享。这样的“一卡通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的重要成果,手持一卡,通达京津冀。
天津居民:现在我从天津持第三代社保卡就能到北京图书馆借阅图书了,通过一卡通享受北京的海量资源,为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