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4-02-23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当代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真实表达,是共产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在一个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实现共同富裕是前无古人的历史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和中国人民的期望紧密相连,绝不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因此,推动共同富裕就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形成上下联动、东西协调、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从中汲取创新创造的活力。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真正走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在保障劳动者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的基础上,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其中,“富裕”是从量上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共同”则是从质上反映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情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集中体现。
新发展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的关键一环。因此,推动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富裕发达的方向发展,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必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强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功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分好社会财富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