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 银行急了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3-02-05近两年,楼市调整期,银行这部分的利息收入也出现下滑。
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22年9月30日,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27%。而在2020年同期,增幅达到9。24%。“按揭贷款在银行属于优质资产,风险小、利润高。如果有大量的借款人提前还贷,也会打乱银行后续的借贷计划。”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郭啸告诉市界。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看中了这一批提前还房贷人的优质度。”郭啸说。
据他介绍,第一类是有存款的人,这类人手握大量现金,这从2022年居民住户存款创新高可以佐证;第二类是没存款但能周转的人,他们能通过倒卖资产或者借钱进行周转;第三类,是一些收入中等,但有长辈或家庭给予资金支持的人,他们往往带有从众心理,以及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倾向于提前还掉房贷。
这三类群体之外的,是房子买得贵,房贷利率高,收入风雨飘摇的购房者。他们断供率会很高,不属于优质房贷客户。银行也清楚,这些房子即便有抵押,被拍卖掉后,价格也会大幅缩水。
对于系统性风险很高的客户,银行通常会希望他们提前还款,而面对长期稳定还贷的优质客户,可就不一定了。
其实说到底,银行和房贷者之间是零和博弈关系。房贷者为了减少损失,倾向于选择提前还贷。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就倾向于避免房贷者“提前还贷”。
还贷潮会愈演愈烈吗?
2月3日,“提前还房贷要排到4月”的词条登上热搜。至此,从2023年开年至今,一个月内,“提前还房贷”已经上了三次热搜。
对于应不应该提前还房贷,在深圳某大型银行工作的赵柔有自己的理解。“结合现在的市场行情,现在手握现金更好,一年能有个4%~5%的收益,其实可以覆盖房贷利率的。”
从长线来看,过去十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以16。32%的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收益,“这是对抗通货膨胀的不错选择。很多权益型基金,只要能坚持持有三年,亏钱概率只有5%左右。”赵柔说。
然而,现实却由不得她想象。事实是,大多数人能长期持有房产,但不能长期拿住基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房产的平均持有时间是6。3年,而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只有7个月。这背后,是投资者“追涨杀跌”,不能坚持长期持有的投资行为,所带来的“负收益”。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五年期间,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年度均值达到19。57%,而同期基民平均收益率年度均值只有7。96%。也就是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或者少赚钱。
这两天,当遇到客户咨询时,赵柔还是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提供是否提前还房贷的建议,告诉大家其中的利弊点。“如果房贷利率过高,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投资理财的收益跑不赢房贷利率,再加上手上的确有闲钱,越早还越好。”赵柔告诉市界,总体而言,还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当外界还在热议是否需要提前还贷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在上演。
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银行开始下调存款利率。在行业人士看来,如此又会促使用户将存款用于还房贷,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这个态势,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以及拥挤度,未来会否愈演愈烈?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市界,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仍趋稳,且房价涨幅不及居民预期,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直到房价趋稳能够止住,以及房贷利率降到跟理财收益率差不多的水平,甚至更低。”
实际上,2022年,在全国住户存款创新高的大背景下,许多人手里还是有可观的存款。这也成为人们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之一。不过,城市之间也有分化。提前还款的风潮,虽已从一二线城市传导至三四线城市,但后者难以复制前者的拥挤度。
郭啸告诉市界,一二线城市的人,往往本着“能贷7成绝不贷5成,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心态买房,他们手里还有较多余钱,拥有提前还款的财余,而三四线城市居民则是“首付尽量多付,贷款尽量少贷”,在付完首付后,财余有限。
面对当前的情况,银行还有办法降低提前还房贷率吗?2月1日,《经济日报》发文建议,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这话或许说到大部分购房者的心坎上去了。
纵观历史,的确有过存量房打折的先例。那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将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这是唯一一次实施存量房贷优惠政策的一年。2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惊人地相似。
张甜虽然对于提前还房贷的事态度坚决,但此刻的她仍然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眼看着新增房贷利率已经进入3%时代,而她5。88%的存量房贷利率是那么刺眼。
“得等到8月份才能提前还贷,还要多还几个月的利息,太肉疼了!”张甜说,长时间的等待和排队,会引发大家的恐慌情绪。“还是希望银行能尽快解决问题,也愿有政策惠及到存量房贷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