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扣肉打假人再发声 购买150份扣肉打假人再发声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2-04-26不过,这些证据曝光后,也有网友开始对打假人表示支持,自己不卖假就没人找麻烦,既然是一家已经规模化生产的店铺,就不应该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包装上没有安全标识遭举报,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这一点打假人的做法并没有错。
可如果是打着旗号知假买假谋取利益,那就另当别论了。
人民日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民间打假人算不算是消费者,应不应该获得相应惩罚性的赔偿?对此,多位专家给出答案。
购买150份扣肉后,要求十倍索赔,打假人到底是对是错呢?
对此,专家表示,民间打假人知假买假行为虽然是购买者范畴,但目的如果是为了获得加倍赔偿或惩罚性赔偿,并非是出于生活消费需要,那就不宜被认定为消费者。不仅如此,还要严厉打击恶意打假行为。当然,职业打假人也不应该被污名化。
央视白岩松曾说过,维护食品药品的安全制,靠官方的火眼金睛还是不够的,关键还是靠监督的开放和透明。社会需要媒体、公众等第三方的参与来查出问题,处罚制度也立即跟上,两者合力之下,消费者的权益才更能得到保障。
一位资深打假人向记者透露,没有不怕投诉的商家,如果十几个人一起投诉,平台就会默认是商家的问题,一打一个准儿。
这句话看似平常,却充分暴露了问题所在。首先,平台不能陷入投诉既有问题的怪圈,加强监管,提高裁判能力,引入官方的鉴别评判力量,从而避免对商家的误伤甚至误杀。
其次,商家也一定要提高警觉,自己辨别,积极向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反馈求助。
人民日报的痛批一针见血,对于食品安全,我国一直都严格管理,绝不姑息。但同时如果这些打假人钻漏洞谋利益,将打假当成赚钱的工具,就是在玩火自焚。
而商家的过错也分为主观故意和客观失误,对于前者,自然是要依法严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正义,我们义不容辞。但如果是后者,就要本着提新修正的原则,给商家适当的处置和改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