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规格庆祝大会的多个首次 建党百年庆祝大会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1-07-01首次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方阵献词
庆祝大会中一个环节,是由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的千人方阵献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历次集体活动中,这一形式是首次出现。
献词由4位青少年领队。献词在齐声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声音中结束。
合唱9首歌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今天早上在天安门广场唱响的第一首歌,由近三千人组成的合唱团进行合唱。
随后,合唱团在军乐团的伴奏下又依次演唱了《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外,现场合唱的还有国歌和全场结束时的《歌唱祖国》。
7首庆祝大会的暖场歌曲均有不同的创作背景。
《唱支山歌给党听》(1963年,姚筱舟作词、朱践耳作曲)
上世纪60年代,雷锋在报纸上看到了一首名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诗歌,并将它抄写在日记本上。上海实验歌剧院作曲家朱践耳看到雷锋日记中的这首诗后深受感动,谱写了具有山歌风格的曲子,并注明歌词是摘自雷锋日记,这首诗的作者是姚筱舟。
196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唱响了这首歌。
《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牧虹作词、卢肃作曲)
这首歌诞生于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
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以及同名主题歌《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1963年,李劫夫作词、作曲)
这首歌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天和夏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
某天,词曲作者李劫夫打开收音机,听到苏联电台正在播放歌曲《小路》。李劫夫对他的夫人张洛表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走小路,人民应该走大路。
1962年,周恩来总理同中央部委领导到沈阳开会。在同李劫夫等人谈话时,周总理表示大家要相信党和国家能够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谈话后,李劫夫按周总理讲话的精神进行创作,并把周总理说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到了歌里,他还写了一个副歌,歌名《我们走在大路上》也就定了下来。
《社会主义好》(20世纪50年代,霍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
这是一首新中国成立初期诞生的歌曲。1957年,新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重工业开始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兴起,这首歌曲就是在此期间诞生的。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60年,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原为1961年公映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曲,1978年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的诞生,源于60多年前福建厦门何厝小学“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1958年“8·23”炮击金门战斗中,何厝小学组织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在这个“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里,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6岁,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为解放军送水、洗衣、站岗放哨、查接电线等。1959年9月,共青团厦门市委授予了这个群体“英雄小八路”荣誉称号。
《新的天地》(2017年,文益词,舒楠曲)
纪录片《辉煌中国》主题曲。
当时,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导演找到舒楠,表示希望片子传递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看了样片,舒楠感到热血沸腾。经过两个月的奋笔疾书,五易其稿,同时提供了两个版本的曲谱,最终选择了第二个版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曹火星创作)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任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读到《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之后,经过反复修改,他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听到女儿李讷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后来,这首歌的名称正式定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