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国士相继去世 双星陨落两位国士相继去世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1-05-23两位国士相继去世,双星陨落两位国士相继去世
相隔两分钟相继离开人世。13:05分,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13: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吴孟超先生99岁、袁隆平先生91岁。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这位毕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老人与浙江有着怎样的情缘?
吃饭不忘袁隆平。他是武义县荣誉市民,与武义有着四十多年的杂交稻情缘。
武义是传统农业县,水稻作为武义人的主要粮食,其品种更替经历了农家品种到高秆改良良种、普及矮秆品种、推广杂交水稻优良组合等发展阶段。期间,袁隆平和他主导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给予了极大帮助。
武义县杂交稻始种于1976年,初种44亩,次年扩种到7103亩,粮食增产28。2%。然而,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并不感到满足。情急之下,他们专程奔赴湖南,求教于袁隆平。不远千里求稻种,让袁隆平深为感动。他从自己保存的数量不多的样品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半斤威优64的父本,郑重地交给来自武义的不速之客。武义,就是从这半斤稻种起步,开始探索早稻杂交化。
从此,双方的合作一发不可收拾。1988年,县委、县政府派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双财前往湖南拜访袁隆平,一方面感谢他对武义推广杂交水稻的贡献,另一方面寻求他的进一步支持。当袁隆平得知武义县大量缺少杂交早稻种子时,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同周双财到安江等地调种,又帮助到辰溪联系种子。
1989年,为了感谢袁隆平对武义县推广杂交水稻的贡献,又特派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方恩信赴湖南向袁隆平发出聘任其为县政府农业顾问的聘书。
从1983年与武义结缘以来,袁隆平院士先后3次来武义指导杂交稻种植推广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义全县累计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89773公顷,共增产粮食8。07万吨。2019年5月8日,武义还与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武义正式落地。从第一代的亩产400公斤,到第二代的亩产600公斤,如今第三代超级稻的亩产超过800公斤。借助科技的力量,农民丰产丰收成为现实。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袁隆平的三系杂交育种实施不顺利,是以林恭松为代表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研究出来的“珍汕97”出了大力,最后袁隆平取得了质的突破。袁隆平还亲笔题写道:“珍汕97”对选育优良杂交稻组合起了并仍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确堪称为特优的水稻良种资源。
因为“珍汕”,袁隆平对温州来拜访的农科人员都十分客气。林恭松说,当时他所在的试验基地与袁隆平的基地很近,在科研方面遇到问题时,他就会去拜访。后来,温科院的多名水稻研究员都通过他与袁隆平接上了线。自上世纪80年代起温州农科院与袁隆平的团队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
比如,温科院从袁隆平所在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拿到了Y两优900杂交稻,并在温州进行示范种植。另外,农科院还通过将袁隆平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母本Y58S进行配种,成功了选育Y两优689、Y两优8199。
2015年3月24日,温科院原党委书记吕一军率队赴湖南繁育种基地考察学习,登门拜访了袁隆平,并向他简要介绍了该院的人才培养、农业科研和三农服务等工作情况,希望他能为学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袁隆平不仅再次为温科院题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之外,还受邀成立温科院院士工作站,并受聘为该校首席顾问。
2020年,袁隆平跟温州续签了聘任书,继续担任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首席顾问。
富阳:金色的季节 袁隆平点赞这个地方
渔山乡是浙江著名的产粮盛地。沿着富春江,这里有1000多亩连片的水稻田,为省级粮食功能产区。
可是,就在数年前,这里的稻田差点消失。那时,正是经济作物最盛行的的时候。水稻田的流转价大概只有500元/亩,种苗木的话,流转价格为1000元/亩。很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经受住诱惑,把水稻改成了苗木。
为了保住稻田,渔山乡从种子下手,与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合作,开辟了“攻关试验田”,不停试验新的水稻品种;栽培时,为了提高亩产,他们跑到湖南、湖北,多次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请教;虫害高发季,他们又整天泡在田里,守护稻田,不放过一丝可疑的现象……
除了增产,渔山乡还走出了生态农业的新路子。渔山乡“鱼穗”品牌稻米,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自2012年以来,年年举办的“渔山稻香节”,又进一步增加了渔山稻的品牌影响力。
渔山的改变,连袁隆平都很高兴。2016年11月12日,11月12日上午,在渔山稻香节开幕式上,袁隆平专门发来了祝贺视频,为渔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热爱种粮,热爱水稻,你们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袁隆平说。
衢州:袁老给这个村题词“耕读传家”
2017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常山县天马街道五联村专门题字——“耕读传家”。
2014年开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山籍作家周华诚在众筹网上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城乡互动公益活动,并吸引了100多位城市居民来到常山县天马街道五联村参加水稻种植、养护、收割等。随后,周华诚还创造了以“父亲的水稻田”为主角的小说《下地》,记录了自水稻选种到收割的点滴和体会,并将该书以及相关的摄影作品捐赠给五联村文化礼堂。
“袁先生世界知名,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卓绝贡献,今又87高龄,依然下田、科研不辍,其精神令人赞叹。”周华诚表示,五联村中农民,包括其父亲在内,一辈子勤勉耕种。在种田这件事情上,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此接通了血脉。当周华诚通过袁隆平的水稻博士学生为家乡向其求字时,袁隆平提笔写下“耕读传家”四字相赠,以耕读精神鼓励五联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