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受试疫苗 医学博士试新冠疫苗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6-11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
4月15日中午12点收到微信,下午3点之前就要到场,坐在出租车上,我觉得一切都有点不真实。
接种的地方,是一处军事疗养基地。
到达之后,先进行了指尖采血,来初筛新冠抗体和HIV。
产生新冠抗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接种前就存在抗体,会干扰试验结果。
这次试验的疫苗,是腺病毒载体类疫苗。曾有论文指出,接触过腺病毒的人,再接种HIV疫苗后,体内会增加更多的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容易被HIV攻击,相当于为HIV病毒提供了感染和繁殖的“温床”。
也就是说,注射腺病毒疫苗,可能会增加HIV感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在注射前需要排除HIV阳性患者。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合格的受试者在接种前必须是新冠抗体以及HIV阴性。
半小时后,初筛合格的我,取到了一个印有个人信息的疫苗记录本(下图),便进入疗养中心楼里,进行正式的疫苗接种。
虽说学医多年,但过去我只做过动物实验,从未接触过人体实验,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人体实验,角色不是实验员,而是受试者。
所以,接下来的每一项检查,都让我新鲜不已。
首先,医护人员会组织受试者,进行一次10分钟的简单疫苗科普和实验背景介绍。
然后再依次进行BMI、血压、心率、体温等项目监测。以BMI体质指数为例,成年人BMI的正常值在18。5-23。9之间。过低(过瘦)或过高(过胖),都不是合格受试者。
完成了以上基本体测后,女性又需要增加一项尿hcg检测——测试是否怀孕。疫苗实验半年内,怀孕有风险,可能会损害胎儿健康。
紧接着,是第二轮15分钟的小房间一对一面谈。
医生在详细询问我的既往病史,比如半年内是否接受过其他疫苗,最近是否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后,会一条条详细罗列出接种疫苗的潜在风险。
比如,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斑,硬结,肿胀,瘙痒;
比如,可能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
甚至,接种后会有危及生命的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等等。
确保我知晓一切风险后,最后需要我签字确认——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
签了字,从这一刻起,我就正式加入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临床试验。我的编号是JSVCT089-1XX。
抽完了10毫升的静脉血后,我便被工作人员领入了接种室。
一进入接种室,我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轻松。
事后才知道,我是这项实验的最后一位接种者,我的顺利接种,大家都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如释重负感。
很是奇怪,越是重要的事,我的回忆却越是模糊和平静。
那一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疫苗,无声息地、没痛感地注射进了我的身体中。
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空气中草木蒸腾的清新味道。
“我很好,是正常反应,我也没有感染”
二期实验一共有三个组:中剂量(5X1010vp),低剂量(1X1011vp),和安慰对照组(不含病毒,仅为液体试剂)。采用的是随机双盲模式——病人随机安排进某一组,科研人员和患者均不知具体分配方案。
所以打完疫苗,我还有点小担心,自己打的会不会是安慰剂,白挨一针?
天遂人愿,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一向身体强健的我,华丽丽地发了37。5℃的低烧。虽然发低烧让我全身关节痛,乏力,没食欲,但是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身体反应,我能大致判断,我接种的应该是是疫苗。而我的免疫系统,正积极地和抗原斗争,产生抗体。
我打疫苗是先斩后奏,等到我发烧发朋友圈,周围朋友才知道我去当志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