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命名新冠病毒 世卫组织如何给新疾病取名?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2-1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助理教授克里斯汀·沃森(Crystal Watson)告诉BBC,“2019-nCov用起来一点也不方便。没有正式名称的危险是,人们就会开始使用诸如‘中国病毒’之类的术语。在社交媒体上,一旦一个名称流传开来,很快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很难收回。”
那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冠状病毒”(coronavirus)呢?这是因为,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它是指那些通过显微镜观察时有冠状尖峰的病毒。冠状病毒有很多种,SARS、MERS和普通感冒的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
将该病毒称为“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也不太合适,因为新旧是相对的。病毒始终在变异,如果该病毒继续变异成新的种类,恐怕就需要说成“新新型”了。
COVID-19命名专家组成员、德州农工大学病毒学教授杰明·诺伊曼(Benjamin Neuman)对媒体表示,新名字需要能让人脱口而出,要避免使用生僻字词或艰深术语。
老名字还能改回来吗?
在世卫组织正式命名这次疾病的同时,对新病毒的命名则是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的冠状病毒研究组负责完成的。
本次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而由SARS-CoV-2引发的疾病就是COVID-19。ICTV表示,他们希望在定义病毒名称后,不仅可以帮助公众了解该病毒,还能让研究人员因此节省时间处理名称上的混乱,以集中精力对抗病毒。
2015年,世卫组织发布了新型人类传染病的命名指南。它收集了一些命名的优秀案例,并提供了指导建议。
它不鼓励在疾病命名中使用地名、人名、动物、文化现象,以及“煽动过度恐惧”的术语(terms that incite undue fear),例如未知、死亡、致命、流行病等。
它鼓励使用能够描述症状的词语,如呼吸道(respiratory)、海绵状(spongiform)、缺乏症(deficiency);描述受影响群体的词语,如青少年,儿童,父母;描述时程的词语,如急性、暂时性、严重性、季节性;还可以用任意标识符来补充说明(如,Alpha, beta, a, b, I, II, III, 1, 2, 3)。
不过,由于新冠疫情已经爆发了有一段时间,此时改名能够取得多大效果仍然是个未知数,密歇根大学的医学史学家霍华德·马克尔(Howard Markel)对媒体表示,世卫组织对名字的使用几乎没有控制权。
他补充说,“武汉肺炎”是一个非常吸睛的词汇,也没有双关语,直接了当。对普通大众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