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来路不明的三无化妆品小样 化妆品“小样”汞超标4.3万倍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4-03-18警方将范某、吴某抓获归案,现场扣押赠品小套盒1329套。经查,范某、吴某长期从事化妆品微商代理销售,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其中,范某负责推销产品,吴某根据范某安排进行发货。2020年,两人商量准备推出自已品牌的化妆品,注册成立公司,且申请了相关商标,并开设门店。据范某交代,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必须要有“拳头产品”。为此,几人商量后决定推出拥有快速美白和祛斑效果的产品,但在询问李某后,想要有好效果就得下“重药”,添加大量的汞,但这样的产品无法通过检测。李某提出,将祛斑效果不明显但能通过检测的化妆品做成大套盒,即正品,再将“三无产品”的“小样”在销售正品时以非卖品的名义赠送给顾客。送检时,只送检正品,不送检作为赠品的“小样”,以此蒙混过关。就这样,李某按照范某等人的委托,找到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正品大套盒,由其购买原料自行灌装生产赠品小套盒。
警方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审查,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犯罪嫌疑人范某、吴某以每套48元的价格,先后3次向犯罪嫌疑人李某订购上述“组合”9000余套,支付货款共计43万余元。后以每套60元到168元不等的价格零售或者销售给代理商,共计销售7700余套,销售金额110万余元。
2023年7月27日,检察机关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3人提起公诉,后法院经审理,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范某、李某、吴某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不等,吴某适用缓刑,并处罚金70万元至20万元不等。
“由于犯罪嫌疑人是在小作坊里自行灌装小样,没有操作标准,因此每一瓶小样夜霜的汞含量不同,但都严重超标。”本案承办检察官顾月月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顾月月提醒,法律红线碰不得,商家一定要应合法经营,以良性竞争在市场上立足。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要对各类“特效”商品提高警惕,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的同时,要提升辨别虚假宣传的能力,对来路不明的所谓赠品“小样”要保持戒备心,切勿贪小便宜吃大亏。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立即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和反映,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