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包装越来越空 零食“公摊面积”为何越来越大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3-12-25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多家休闲零食品牌业绩下滑。洽洽食品归母净利润约5。06亿元,同比下降19。28%;来伊份营收30。02亿元,同比下滑7。61%,净利润454。28万元,同比下滑93。57%。
与此同时,量贩零食挟低价利器快速发展,产品、渠道同质化严重的休闲零食行业在原料、制造、包装和流通各环节着手优化成本,要求极致性价比。
近日,良品铺子在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时公开回应称,公司将把包装袋都一一拆解,研究哪里可以抠成本。在年货节物流纸箱降本18。4%的基础上,预计2024年还能在这方面降本862万元。
微博一项公开调研显示,84%的消费者认为,当前零食市场存在过度包装。“对于我们来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令人满意时,越精美的包装只会越放大消费者的失望情绪。”消费者王先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286亿元,2024年将达到10093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当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零食“面子工程”将不适用品牌长远发展,给零食包装挤泡沫势在必行。
如何给零食包装瘦身?
让零食包装回归实用功能,并真正地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还需要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正向引导和参与监督。
陈音江建议,首先消费者应该转变主观想法,重实际轻面子,树立朴素、理性的消费观,不主动选购、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其次,责任主体是生产者,企业要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以品牌效益长久利益为准绳。社会组织应正面引导打造简约绿色包装的标杆和榜样企业,鼓励企业将此塑造为自身的品牌风格与特色。
食品因种类,形态多样而存在差异,在用好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让企业打标准的擦边球,也有必要根据市场反馈出的问题不断细化规定,便于对企业划定红线、为执法部门提供明确依据、让消费者维权路径更清晰。陈音江提出,包装工作者不妨从包装方式、选材、功能等角度发挥创意吸引顾客,又尽可能贴近实用。
此外,要实现包装材料的最大化利用,需完善包装循环机制。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相关主体应按照商品种类分类施策、提要求和制定标准,做好包装减量化工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过程中需处理好包装安全与包装减量、包装美观与包装减材、购买者心态期待与消费者实际需求满足之间的三对关系。基于此,还要做好包装易回收、易利用工作,让资源能够得到物质回收或能源回收。
在“双碳”目标下,包装材料的制度改革还要算综合账。常纪文表示:“未来,可降解包装(如竹、纸、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利用是改革方向。当然,新材料包装也意味着要求出台新的标准,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