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吐槽老拿人均存款说事 人均存款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3-11-23专家吐槽老拿人均存款说事,人均存款
预测与战略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并演讲。
谈及杠杆率问题,李扬表示,我国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经历了几年低迷后,今年前三个季度连续上升。不过,这是被动上升,即处于“分母”位置的GDP增速下降太快,“这个现象反映的不是经济过热,而是经济的回缩”,他总结为,宏观杠杆率虽然上升,但主要是由于分母名义增速下滑所导致形成被动加杠杆。
而“分子”方面,李杨说,企业借钱、居民借钱都比较少,只有政府在借钱,所以债务增长主要归因于政府债务的增长。
“对于债务增长的问题,应当有两面的看法,债务增长过快肯定是有风险,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借债,它反映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信心不足”,李扬解释说。
具体来看,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变化是一目了然的。李扬说,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是很低的,因为中国居民传统上是不借钱的,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出现,于是就有了借钱,消费贷、校园贷、旅游贷、装修贷都出来了,这些都可以归为消费贷款,于是上升的非常快。
在2020年上到关键点,超过了日本、德国。“超过了日本这个就值得警惕”李扬说,最近这两年媒体、学术界对于日本研究颇多,拿日本来和中国类比的更多。日本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过高,引发了经济危机,于是出现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甚至失去的三十年”。“我们2020年就到了这个点,所以问题就突出出来了。总的来讲,过了这个点之后居民部门你再让他借钱,再让他借钱去消费,那是不现实的和危险的”。
第三个节点是从2021年开始,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走平了。李杨认为,居民不借钱的原因是“信心不够”。
“前不久有些媒体说,居民的存款在增长,贷款增长不快,于是就有很多的说法,中国人均存款多少万”,李扬说,分析显示,居民消费有增长,但是储蓄并没有增长那么快。因此,消费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动用了过去的储蓄,即居民的资产积累速度在下降。“老是拿个平均数来说事,是不太负责任的”,他说。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增加速度没有存款高,李扬说,这并非好消息。他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贷款和购买债券是银行的两种主要资产,最近这几年统计显示银行贷款确实相对少了,但是债券多了。“中国70%的债券在银行手里,地方政府的债券90%在地方银行手里,如果往下深究的话,大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金融和财政勾连在一起了。财政的风险会外溢到金融,金融的风险也会外溢到财政”。
第二,监管部门曾经打击影子银行,但在李扬看来,国际上通行的影子银行概念和中国影子银行概念有很大不同。他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银行的影子,在搞资金池,最终变成“商业银行”,这种所谓创新应当被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