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票房破亿 电影《隐入尘烟》总票房“逆袭”破亿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2-09-08一部电影的宝贵突围
《隐入尘烟》没有“隐入”,它的成功带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未必可以复制,但对于创作者、观众和市场来说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上线视频网站后,完整的素材成为各种短视频博主大V们的创作源泉,线上观影不只没有转移线下的观影热情,反而成为了促使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的动力源头。这样的案例至少让行业对于电影与短视频、电影院与流媒体的针锋相对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李睿珺导演在近期接受《影视独舌》采访时谈到,《隐入尘烟》的成功出圈,对他来说“是一种回应”。“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观众讨论,对我是一种认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信心,也给投资方带来了信心。它可能也会让影院有所思考,往后是不是还要一竿子打死某部看起来卖相不佳的电影。我们常说,任何电影都有它的受众,影院需要适当地给它们一些机会,也许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社交网站上,普通的观众们在热烈“交锋”着这样一部苦难的影片是否真实照见了生活,日常里常见而又被视而不见的种种,连接着更多相似的经验和共鸣,借由一部电影的观看被传达和讨论,已经越发稀缺的人性光辉和温暖在寒凉的现实之外也让不少观众感受一种别样的“治愈”。
电影学者戴锦华在与李睿珺的一次对谈中谈到,“电影应有的一个社会功能是让我们经由银幕,看见那些不可见的人。看见那些空气一般地存在在我们的周边,却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社会偏见、社会的结构所遮蔽的人。”她恭喜李睿珺,“它显然接续到了我们的自身的电影的脉络当中,而且它的这种现实的和电影的成就都非常宝贵。”
2012年、2013年,李睿珺凭借《老驴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入围FIRST,影展CEO李子为见证了文艺片市场的一路发展十分感慨,“那时候文艺片是‘三无产品’,市场还没有合理的发行系统,找不到路径……一晃10年,很多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只是在这一刻得到可视的回应而已。一部电影的突围,不会是常态,但的确是作者电影的一次号角。呼唤政策支持更系统,呼唤电影市场更健全,呼唤更多的投资加盟,呼唤更多的严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