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送机致航班延误 粉丝追星致航班延误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1-03-30辽宁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日前公开发布了九起“机闹”事件,涉事乘客名单将推送民航局,由民航局按照规定程序纳入限制乘机名单。但民航部门对此至今保持沉默。缺乏民航部门配合的“黑名单”会有多大震慑力,外界普遍不予看好。毕竟,是否限制“黑名单”旅客乘机,最终还是由各家航空公司自己决定,而航空公司的消极姿态已经给出了答案。
航空公司对粉丝“机闹”何以如此消极?归根到底,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近年来,迅速壮大的迷妹群体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这一群体更显示出了相当高的消费能力。为了追星,她们乐于购买全价机票,虽然部分粉丝利用全价机票可退改签的特点,常常在航班起飞前退改,大部分粉丝还是乐于全程追踪。一家航空公司的管理层人士就曾坦言:庞大的粉丝群体是民航出行的常客,尤其当一个航班上有几十名粉丝时,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有勇气一下拒绝这么多人,通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相对宽容。
而这种宽容,使得粉丝“机闹”的违法成本极低,客观导致“机闹”行为日益增多、日渐严重,而其造成的隐性成本,似乎并没有谁去认真计算——从办票柜台到贵宾室,再到登机口甚至航班上,粉丝们对明星出行的全程追逐,让机场秩序和航班运营大受干扰,而诸如“没验登机牌就直接冲进安检口”“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失控冲下飞机”等等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行为,是否会造就更致命的后果,也未可知。
这笔账,航空公司当然不能不算。飞行安全关系到旅客生命以及公共安全,不能成为航空公司与粉丝“机闹”行为进行利益协商的“筹码”。针对此类“机闹”事件,既然有法可依,就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前治理粉丝“机闹”行为所出现的困境,充分说明相关法律以及实施意见的执行力严重不足,监管也处于盲区。如何“倒逼”航空公司算算“大账”,让“黑名单”制度不再只是一纸空文,值得相关监管部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