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新片《信条》评分 影迷大呼“看不懂”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9-05简单来说,熵代表着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理论上说,每个物理定律都是对称的,能够沿着时间前行和后退,但熵却是单向的:正常情况下,世界是一个从有序走向无序的单向过程,也就是“熵增”。但在《信条》里,未来的人类通过某种黑科技达成了“熵减”状态,从而实现“时间逆转”。诺兰解释:“理论是,若你能够反转某个物体的熵流,就可以逆转其时间流。因此本片故事以可靠的物理学为基础。我专程邀请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读了剧本,他帮我从中理解了一些概念。”
对普通观众而言,要顺利接受片中的“时间逆转”,得跨过不少关卡:首先要大致理解“熵增”“熵减”这两个基础概念;其次还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过往的时空题材电影里,大多使用“时空穿越”概念:角色通过某种机器,“咻”地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但《信条》的展现则更接近于“时间倒流”:角色可以在“熵增”和“熵减”之间来回切换,当处于“熵减”的时候,世界就会呈现“回放”的状态。
《信条》给观众带来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在创新的时间概念之上,《信条》创造出多层次的冲击。一方面是视觉上的冲击:诺兰将“熵增”“熵减”的状态具像化,比如在“熵减”的时候,人倒着走、车倒着开、鸟倒着飞、大楼从坍塌到完整、子弹从射出到收回、轿车从翻侧到正常行驶……另一方面是叙事上的冲击:电影是非线性的回文叙事,就像一个没有起点和终点的莫比乌斯环,情节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相互呼应。
【人物塑造薄弱,难以引发共鸣】
《信条》的叙事结构决定了这会是一部“延迟满足”的电影:观众跟主角一样,在电影过半的时候才逐渐搞明白什么是“时间逆转”。有不少观众反映看前半部分的时候云里雾里,甚至有人说:“看了一个半小时,,还是不懂电影要说什么。”